晶体结构和性质
3.1.3.1晶体的基本种类和性质
(1)离子晶体
1)晶格结点上的微粒:正、负离子。
2)微粒间用途力:离子键即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其用途力随离子电荷的增多和半径的降低而增强。
3)晶体中没有独立的简单分子。比如NaCl晶体,表示Na+:Cl-=1:1。
4)晶体的特质:熔点高、硬度大;延展性差;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熔融态或水溶液均易导电。
在相相同种类型的典型离子晶体中,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晶体的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离子电荷与半径的规律如下:
(A)在同一周期中,自左而右伴随正离子电荷数的增多,离子半径渐渐降低。如半径:
Na+﹥Mg2+;K+﹥Ca2+﹥Sc3+
(B)同一元素,伴随正离子电荷数的增多,离子半经降低。如半径: Fe2+﹥Fe3+
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离子半经渐渐增大。如半径: I-﹥Br-﹥Cl-﹥F-
依据离子电荷与半径的规律,可判断离子键的强弱,从而可判断离子晶体熔点和硬度的大小
例1:
离子晶体
正、负离子半径和
正、负离子电荷数
熔点
硬度
NaF
2.30
+1 ,-1
993℃
2.3
CaO
2.31
+2 ,-2
2614℃
4.5
例2:
离子晶体
正离子半径
正、负离子电荷数
熔点
硬度
CaO
0.99
+2, +2
2614℃
4.5
MgO
0.66
+2, +2
2852℃
5.5~6.5
(2)原子晶体.
1)晶格结点上的微粒:原子。
2)微粒间用途力:共价键。
3)晶体中没有独立的简单分子。比如方石英(SiO2)晶体,表示Si:O=1:2。
4)晶体的特质:熔点高、硬度大;延展性差;一般溶剂中不溶;是电的绝缘体或半导体。容易见到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和可作半导体材料的单晶硅(Si)、锗、砷化镓、与碳化硅和方石英。
(3)分子晶体
1)晶格结点上的微粒—: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2)微粒间用途力:分子间力(还有氢键)。在相同种类型的分子中,分子间力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晶体中存在独立的简单分子。比如CO2晶体, 结点上为CO2分子。
4)晶体的特质:熔点抵、硬度小;延展性差;其溶解性遵循“相似者相溶”,极性分子易溶于水、冰醋酸等,非极性分子易溶于有机溶剂如碘、萘等,熔融态不导电。
(4)金属晶体
1)晶格结点上的微粒:原子或正离子。
2)微粒间用途力:金属键。
3)晶体中没有独立的简单分子。
4)晶体的特质:是电和热的良导体,熔点较高、硬度较大;优良的变形性和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