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矩形管廊施工中错误的做法是()。
A.管廊内壁与上水管外径净距为100mm
B.管廊侧墙使用砖砌,顶板使用预制混凝土板
C.管廊长度不适合小于上方排水管道基础宽度加管道交叉高度差的3倍,且不小于基础宽度加1m
D.管廊两端与管道之间的孔隙应封堵严密
2、 为预防清水池底板产生裂缝,施工时应采取()手段。
A.合理设置后浇带
B.增加混凝土水泥用量
C.提升混凝土水灰比
D.加强混凝土人模坍落度
3、 容易见到于客流不大的地下站和高架的中间站的站台形式是()站台。
A.岛式
B.侧式
C.岛、侧混合式
D.马蹄式
4、 燃气管道回填土夯实到管顶0.3~0.5m将来,应在管道地方上方平敷塑料标志带,标志带的颜色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绿色
多项选择题
5、关于石方路基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A.应先清理地表,再开始填筑施工
B.先填筑石料,再码砌边坡
C.宜用12t以下振动压路机
D.路基范围内管线四周宜回填石料
E.碾压前应经过试验段,确定施工参数
6、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管道敷设时应按()等需要进行。
A.管道使用人工安装
B.管道连接一般使用插入式粘结接口
C.调整管长时用手锯切割,断面应垂直平整
D.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可使用中介层法或柔性连接
E.承插口管安装由高点向低点依次安装
7、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外观应达到等需要。
A.无花白料
B.均匀一致
C.无结团成块
D.油膜厚度一样
E.无紧急的粗细料离别现象
简答卷
8、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 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 m×2.8 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不需要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 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8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职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后,B公司在距工作竖井48 m施工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间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有关职员研究,决定使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技术手段。B公司使用劈裂注浆法,依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重压,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职员帮助B公司研究解决。
水平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公司职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不是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2.B公司使用劈裂注浆法是不是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办法?什么浆液可供使用?
3.剖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重要原因,给出预防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9、
背景资料: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使用钢板桩背部,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坐落于地面经下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坐落于地面下3m。箱涵预制工作坑使用放坡开挖,使用轻型井点降水。
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策略,使用轨束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拟定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控策略,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推行。
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季施工前完成。开工后,因为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紧急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大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依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9m,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
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行施工时,开挖面坍塌,导致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怎么样布置?依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什么降排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使用什么保护办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策略及推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作法。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手段。
5.指出加固策略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剖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缘由有什么?
10、案例2:背景资料:
某新建燃气管道工程管沟敷设施工,管线全长3.5km,钢管公称直径400的管道,管壁厚8mm,重压为为1.6MPa。管道支架立柱为槽钢焊接,槽钢厚8mm,角板厚10mm。设计需要,焊缝厚度不能小于管道及连接件的小值。总承包单位负责管道结构、固定支架及导向支架立柱的施工,热机安装分包给专业公司。
热机安装单位的6名焊工同时进行焊接作业,其中焊工甲和焊工乙一个组,二人均具备省水平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作业设施职员证”,并进行了焊前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焊工甲负责管道的点固焊、打底焊及固定支架的焊接,焊工乙负责管道的填充焊及盖面焊。
热机安装单位质检职员依据焊工水平和焊接部位按比率需要选取焊口,进行射线探伤抽检,检查发现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焊缝有两处不合格。经返修后复检合格。
1.请问该燃气管道是什么级别?请说明分级限制条件。
2.进入现场施焊的焊工甲、乙应拥有什么条件?
3.质检职员选取抽检焊口有什么不妥之处?请指出正确做法。
4.依据背景资料,焊缝返修合格后,对焊工甲和焊工乙合作焊接的其余焊缝应该怎么样处置?请说明
5.指出该燃气管道怎么样进行防腐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