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理解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考哪几科《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剖析》要点,巩固复习成就,记者特编辑了冲刺阶段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模拟试题《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剖析》考试真题部分,期望对你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第一题 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目前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座,改造事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24m,使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
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很多农田,还有少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坐落于X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II类,桥梁设计中有3个桥墩坐落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村庄、B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1、给出A村庄的声环境近况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答:声环境近况监测时段为昼间和夜间。
评价量分别为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Ld和Ln。
2、针对表中所列敏锐点,提出噪声防治手段并说明理由。
答:A村应搬迁。由于该村超标较高,且处于4a类区,采取声屏障降噪也未必能获得非常不错成效,宜搬迁;
城镇规划的住宅区,可采取以下手段:
a、调整线路策略
b、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与绿化
c、优化规划的建筑物布局或改变前排建筑的功能
由于该段为新建路段,可以通过优化线路策略,使线路离得远远的规划的住宅区;也可以设置声屏障并安装隔声窗、建设绿化带的手段达到有效的降噪成效;当然作为规划住宅区,也可以调整或优化规划建筑布局或改变建筑功能。
B小学。不必采取噪声防治手段。由于营运中期昼间达标,夜间虽然超标,但超标量较小,且夜间学校无人住宿。
3、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应付跨X河桥梁采取什么配套环保手段。
答:建设防撞护栏、桥面径流导排系统及事故池。
4、列出Y河环境近况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答:关注拟建桥位下游是不是有饮用水源地及取水口;
关注桥位下游鱼类保护区的级别、功能区划,主要保护鱼类及其保护级别、生态特质、产卵场分布,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及保护需要等;
调查河流的水文情势,包含不同水期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泥沙含量的变化状况;
调查水环境水平是不是满足II类水体水质;
沿河是不是存在工业污染源,是不是有排污口入河。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答:可以。
降低桥墩数目,如此就降低了对河道的扰动,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可以减缓新建桥梁施工对保护区的影响;施工工期安排时,避开鱼类繁殖或洄游季节施工,防止对水文情势的改变,也可以减缓对保护区鱼类的影响。
第二题 原油管道验收项目
某原油管道工程于2025年4月完成,筹备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原油管道工程全场395km,管线穿越地区为丘陵区域,土地借助种类主要为园地、耕地、林地和其他的土地,植被覆盖率为30%。管道设计重压10.0MPa,管径457mm,使用加热密闭输送工艺,设计最大输油量5.0×106t/a,沿线共设站场6座,分别为首末站及4个加热泵站。
管道以沟埋放置方法为主,管顶最小埋深1.0m,施工作业带宽度16m,批准的临时占地588.4hm2,永久占地49.2 hm2,环评批复中需要:穿越林区的4km线段占用林地控制在6.2 hm2,应加大生态恢复手段;穿越耕地线段的耕作层表土应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工程建设推行工程环境监理。来自www.Examw.com
竣工验收调查单位当年8月进行调查,基本状况如下:项目建设过程中推行了工程环境监理,临时占用耕地大多数进行了复垦,其余耕地恢复为灌木林地。对批准永久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占补平衡,有关耕地的调查状况见下表。管道穿越林区4km线段,占用林地7.1 hm2,使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20%,有5km管道线路段发生了变更,主要占地种类由原来的林地变为园地和其他土地。
1.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答:永久占用增加的0.7公顷耕地种类不清楚,包含是不是为基本农田,是不是履行审批手续。
复垦和补偿未做到数目相当,水平是不是相当也不清楚:
①永久占用耕地补偿不足,并未达到占补平衡。永久占用耕地比环评时批准的用地增加0.7公顷,而补偿却没按实质占地数目进行补偿。
②临时用地占用耕地数目虽然有所降低,但2.7公顷临时占用的耕地未恢复为耕地而恢复为林地,也未予以异地补偿。
2.为剖析耕地复垦手段的成效,需要调查什么数据资料。
答:通过资料采集和实质勘测,调查工程建设前后土壤层厚度及肥力、土壤侵蚀模数,说明复垦成效。
通过查施工期环境监理档案等,调查是不是按环评批复需要,推行了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手段,包含分层开挖深度,堆存方法,保护土壤层及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水土维持工程数目等。
调查与当地政府或居民签订的有关补偿协议所涉及的面积、金额等补偿及其落实的具体档案记录状况。
通过公众参与等方法调查,调查耕地复垦后农作物的产量,并与工程建设前同类农作物产量相比,剖析会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3.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
答:因为工程在实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肯定的变更,如有5公里管道线路发生了变更,使包含生态影响在内的环境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变化或不同。
环评批复需要穿越林地段占地面积控制在6.2公顷,实质却占用了7.1公顷。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种类存在不确定性,对导致对生态的实质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不同,本工程对林地段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大。
依据本工程占地与生态恢复及补偿状况,生态恢复总是不可以按环评或批复需要严格进行恢复,存在肯定的变数。
本工程人工生态恢复植被覆盖率只有20%,与自然植被的30%的覆盖率相比,人工生态恢复的成效较差。
4.从土地借助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拓展调查的工作内容。
答:管道变更段原来拟占用的是林地,变更后占用的是园地及其他用地,需调查并剖析本段管道工程变更是什么原因及,通过与原线段所占用的土地借助状况相比,说明变更的环境合理性,包含占地的合理性。
调查变更工程实质占用的园地和其他土地的地方、面积及地表种植物的类型或植被种类、覆盖率及其生产力等状况。
调查该段工程临时占地的种类、面积、分布等。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
调查工程占地改变土地借助种类所导致的实质生态影响状况,导致的实质生物量损失等。
调查工程所采取的生态恢复种类及恢复成效,包含本段工程临时工程占地恢复所种植的植物类型、植物种植方法或布局、覆盖率,成长状况,水土维持成效等。
第三题 调水工程
青城市为解决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每年平均调水量为1.87ⅹ107m3,设计污水流量为 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ⅹ107m3,主要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洪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坐落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低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ⅹ103m3,坝前回水约 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 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按工程设计策略,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 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ⅹ105m3.工程弃渣策略拟设两个集中弃消极引用枢纽工程。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包含什么地区?
答:应包含以下地区:
调出区—大清河,包含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地区
调入区—碧河水库
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问题
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成长受影响问题
隧道弃渣处置与借助问题
隧道施工可能致使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围景观的协调问题
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与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3、剖析说明工程弃渣策略的环境合理性
4、指出工程推行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答:导致坝下减脱水,甚至河床裸露,致使坝下地区生态系统种类的改变;假如不可以确保下泄肯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甚至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假如坝下减脱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将遭到破坏。
库区冲淤下泄泥沙容易致使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水位抬高。转自:考试网 - [Examw.Com]
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致使河道两岸遭到清水的冲蚀而导致塌方。
容易致使下游土地的盐碱化。
5、列出工程推行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手段
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
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手段
第四题 工业园区屠宰厂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内新建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牲畜50万头。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检疫检验中心,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冷库,配送买卖中心,供水及废水采集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办公设施,共建筑面积1.3×104m2,与在园区外城市垃圾处置中心规划用地内配套建设堆肥处置场。工程生产用汽,用水由园区已建集中供热系统及供水系统供给,年生产300天,天天16小时。
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等地面需常常进行冲洗,屠宰车间,加工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量约为900t/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600mg/L,氨氮浓度为70mg/L,5日生化需氧量810mg/L。工程拟采取的防污手段有:生产废水采集到调节池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置厂进行处置,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置厂进行处置。牲畜粪尿采集后运至园区外堆肥处置场处置,病死疫牲畜交有关专业部门处置,在屠宰车间设置异味气体的采集排放系统。
工业园区坐落于A市建成区的西南约3km,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商品加工,回用化学品等。园区污水处置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设计处置能力1.0×105t/d,处置后达标排至工业园区外的河流,屠宰加工厂坐落于园区西南角,园区外西侧2km处有一个12户居民的村庄。
1、指出该工程的大方环境保护目的。
答:
12户居民的村庄
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尤其是农副商品加工业
A市建成区
2、应从那几个方面剖析该项目废水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置厂处置的可行性。
答:污水处置厂的处置工艺、处置能力;
污水处置厂同意污水水质需要,即接管需要;
本项目污水种类、水量、水质及预处置成效,能否满足园区污水处置厂接管需要;
本项目污水送入污水处置厂的方法。
3、指出什么生产场合应采取地下水污染防范手段。
答:待宰棚
屠宰车间
加工车间
污水采集系统或采集池、调节池
堆肥处置场
病死疫牲畜处置场
4、针对该工程堆肥处置场,应关注主要的环保问题?
答:固体废物的处置与处置问题,尤其是猪粪尿及其恶臭污染问题。
病源生物污染与传播问题。
冲洗及屠宰废水污染及其处置处置问题。
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
生产经营中的噪声污染问题。
5、给出该工程异味气体排放主要来源。
答:待宰棚、屠宰车间异味气体采集排放系统、加工车间、堆肥场、污水采集池及调节池。
第五题 金属矿山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地区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近况排土场坐落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可借助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置后回用。
目前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步骤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主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置站处置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步骤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置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坐落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需要。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的地方不变,选矿排水口坐落于目前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进入A河。
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坐落于目前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 断面坐落于目前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坐落于目前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 ,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
2# 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目前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围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辨别标准。
矿区周围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坐落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坐落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
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手段。
答:续建工程拟借助的原铁矿排土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
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手段;
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
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厂采取改造借助或进行处置;
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
泥石流防护工程。外语学习网
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答:产生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中的破碎、磨矿、筛分;
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选厂排水设施;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涌水及处置站。
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会不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答:对甲村饮水不会产生影响。因甲村坐落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河段的水质不超标,而甲村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较远。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干扰到甲村。
对乙村饮水将产生影响。由于乙村坐落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1500m附近,虽然近况水质不超标,但依据现有采选规模较小的铁矿排水口下游1000m的2#断面重金属超标的状况来看,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排水却或许会致使乙村所处河段出现重金属超标。
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答: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为:
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
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
采场涌水处置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
尾矿库及其渗水池。
以上污染源会产生的扬尘会污染农田,排水进入农灌水体亦会污染农田,污染因子主如果:粉尘、铜、铅、锌、镉。
第六题 城区改造项目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000×300m2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6.34×105m2。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m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做小型餐厅。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用,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采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
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浅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当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m外是现有些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
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层住户降噪1.0dB,查阅已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
1、该小区的小型餐厅应采取什么环保手段。
答:对含油污水需采取隔油后进行生化处置;
油烟废气需进行净化处置,达标排放;
垃圾进行分类,能收购的进行收购或由物业管理部门收购处置,不可以收购的准时送往垃圾转运站;
控制噪声污染,对于产生噪声的设施或设施采取选择低噪声设施、隔声等手段,并严格控制其为招揽客户进行户外播放高噪声宣传等。
2、剖析小区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类区标准。
答:难以满足。
依据题意,“绕城高速”环评结论觉得2类区夜间影响超标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米,而小区最东侧距离公路60米、最南侧距离公路100米,即便居民楼按后退红线15米布置,2类区夜间仍在绕城高速公路夜间超标影响范围内。
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合防治手段 。
答:最佳选择对绕城高速在该段设置声屏障。
依据超标状况可以考虑以下综合手段:
①临路居民楼安置隔声窗。
②对公路经过的该路段安装夜间禁鸣标志
③进一步加大绿化,设置更宽的乔灌草隔声林带。
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手段。
答:拆迁并禁止在该地区建设污水排放到该河的小机械加工、小印刷厂等企业;
建设污水处置厂,市政污水管网的水应排入污水处置厂而不应排入该河道中;
对河道进行疏浚,清理底泥污染;
划定滨河绿化带推行绿化手段;
预防生活垃圾倾入河道。
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什么污染防治问题。
答:恶臭污染问题
蚊蝇及其他病源微生物污染防治;
垃圾渗沥液污染防治
垃圾转运中的遗撒与汽车噪声污染问题
第七题 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含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 量处置单元,年生产300天,天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策略,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除此之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置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征见下表。拟定两个废水处置、回用策略。一是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置,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置后回用,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置厂。处置工艺步骤见下图。策略2拟对废水特质进行分质处置,部分废水深度处置后回用,很难回用的废水处置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置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是3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水平近况监测值昼间60.0dB,夜间56.0dB,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
1、假如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置厂废水COD限值为500mg/L,策略一的COD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策略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借助率。中 华 考 试 网
3、对适合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置、回用策略,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借助率35%以上的需要。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方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状况,说明理由。
第八题 危险废物项目
某危险废物处置公司拟建设硫酸铜生产项目,年借助印刷线路板企业含铜蚀刻废液3.0×103吨。项目以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为材料,生产硫酸铜。副商品为氯化铵。生产工艺见下图,年生产300天。
经初步工程剖析,蒸发浓缩工序日处置含15%氯化铵滤液100吨,可得到含39.9%氯化铵浓缩液37.5吨。蒸发浓缩产生的蒸气冷凝水经离子交换处置后排入A河,离子交换去除氯化铵的效率为97%。
生产过程中用的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工业硫酸等原辅料分别以常压储罐方法存放在厂区材料仓库内,材料仓库为通间。
项目坐落于A河沿岸,500米范围内没居民点。河流为单向河流,河流 ,水环境功能为III类。
1、给出酸性蚀刻废液、碱性蚀刻废液达标排放应采取的手段。
2、绘制“浓缩蒸发,离子交换”工序的氯化铵平衡图。
3、给出“”工序废气净化可采取的手段。
4、剖析外排废水氨氮的达标排放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