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方政府筹备修建乡村公路网,其宏观目的定位为:“改变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该项目的可研报告提出的项目目的层次包含下列原因:
1.改变农副商品运输条件,交流与外面的联系途径;
2.推进当地农副商品加工业的进步;
3.上级政府财政拨款5 000万元,以工代赈投入300万元;
4.健全该区域乡村公路网的建设,达成村村通公路;
5.预计用工5万人月,用时3年;
6.建成四级公路240公里,各类桥涵50座;
7.由省公路设计院勘察设计,县公路局负责建设管理;
8.由乡村政府负责征地和拆迁安置;
9.打造乡村管理机构;
10.乡村全年农民人均收人由800元提升到1 500元以上。
依据上述剖析,为编制本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表,负责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咨询工程师对本项目各层次的目的进行了剖析,并用“假如、那样”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对纵向逻辑关系进行了检验。
为了体现民主决策,当地政府需要使用参与式办法,征求有关社会成员对公路建设规划策略的建议。组织者对参与职员提出如下需要:
1.尽量针对重点性社会问题发表建议,不要面面俱到;
2.参与者要具备较高学历.以便发表专业见解:
2.需要参与者以中文作为交流语言,以便提升交流效率;
4.需要参与者是男士公民,更敢于表达不认可见、
问题:
1.列出逻辑框架法的目的剖析中的层次,并将上述1―10项原因分别列入相应的层次;
2.为了编制一份完整的逻辑框架表.除上述咨询工程师已做的工作外,还需完成什么工作步骤?
3.在参与式评价中,组织者对参与职员提出的需要什么可取?什么不可取?
要点: 本题涉及教程第七章社会评价的内容。《纲》的需要是:知道社会评价的目的和参与式社会评价办法;熟知社会评价的主要办法和社会调查的主要办法;学会逻辑框架剖析办法在社会评价中的运用;其中重点是几种常见的社会评价办法及其含义、社会调查的主要办法及其含义,逻辑框架的定义及基本模式和逻辑框架的目的层次及其逻辑关系。
公众参与的主要方法.
答案:
1.逻辑框架剖析中的目的层次包含宏观目的、具体目的、产出,投入和活动。
上述1―10项原因是项目具体目的的有1、2、4、10;是项目产出的有6、9;是项目投入的有3、5、7、8。
点评:投资项目的目的剖析,是编制逻辑框架表,进行逻辑框架剖析的核心工作之1、在剖析中应注意,宏观目的是一个国家、区域、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的,一个项目的推行总是只可以对宏观目的的达成做出肯定的贡献,宏观目的的达成,除有赖于本项目的成功推行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具体目的则是本项目的直接成效,是本项目的成功推行可以达到的目的,是项目的推行可以为受益目的群体带来的成效;项目的产出则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入活动的直接产出物。宏观目的一般是多个项目直接目的达成的结果。在剖析中应注意每个目的层次之间的垂直逻辑关系。详见教程P153、P154。
2.为了编制一份完整的逻辑框架表,除上述咨询工程师已做的工作外,还需完成的工作有:
确定每一层次月标的达成所需要的要紧假设和外部条件;
依次确定项目的直接目的、产出成就和宏观目的的可验证指标;
确定指标的客观验证办法;
确定各项投入活动的预算本钱和验证指标及办法;
对整个逻辑框架的设计进行对照检查和核对。
点评:逻辑框架矩阵表的编制共分十步两个层次,前四步包含确定项目的具体目的、产出成就、投入活动和宏观目的,是确定目的的纵向关系,后六部是确定项目目的的水平关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用“假如、那样”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对纵向逻辑关系进行了检验,因此答案就是剩下的五个步骤。
3.在参与式评价中.组织者对参与职员提出的需要]和3是可取的,而2、4不可取。
点评:参与式评价需要剖析社区中不同利益有关者参与项目活动的重要程度,剖析在项目社区中是不是有一些群体被排除在项目以外,或在项目的设计中没发表建议的机会,因此第二条“参与者要具备较高学历,以便发表专业见解”和第四条“需要参与者是男士公民,更敢于表达不认可见”都会使得一些群体被排除在项目以外因此不可取。
某土方工程总挖土方量为20000立方米,预算单价为50元/立方米,计划25天完成,天天800立方米,开工后第七天早上刚上班测量数据:已完成挖方4000立方米,支付给承包商的工程进度款为30万元。
问题:
1.计算该项目成本、进度偏差。
2.简述取得值法参数及其含义。
参考答案:
1.计算该项目成本、进度偏差。
由于:
BCWP=50×4000=20
BCWS=800×6×50=24
ACWP=30
所以:
进度偏差=已完成工程预算成本-计划工作预算成本
=BCWP-BCWS=20-24=-4万元。说明进度延误4万元。
成本偏差=已完成工程预算成本-已完工作实质成本
=20-30=-10万元。说明成本超支10万元。
2.简述取得值法参数及其意义。
计划工作预算成本BCWS;依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的预算成本。
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在某一给定时间内实质完成的工程内容预算成本。
已完成工作实质成本ACWP;在某一给定时间内完成的工程内容实质发生的成本。
本题涉及《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P294-301。
某上市公司拟投资新建一个生产项目,委托甲咨询公司拓展可行性研究,通过比较A、B两个厂址策略的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甲咨询公司推荐了 B策略。B策略总建设占用用地面积为100000m2,总建筑面积为150000m2,建筑物及堆场总占地面积为30000m2,依据项目建设规模、场地、物流和安全等条件,甲咨询公司深人研究了项目的总图运输策略。B策略建设投资为9000万元,流动资金为2000万元,全部由上市公司自有资金支付。公司现在股票市价为16元,预计年末每股发放股利0.4元,并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
1.除上述内容外,比选厂址策略还应包含什么内容?
2.总图运输策略中应包含什么主要内容?
3.计算B策略的投资强度和容积率。
4.借助股利增长模型计算项目所用资金的权益资金本钱。
5.除股利增长模型法外,普通股资金本钱的计算还可使用什么办法?
参考答案:
1.除上述内容外,比选厂址策略还应包含的内容有:环境保护条件比较和厂址的安全条件论证比较。
2.总图运输策略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运输;厂区道路;绿化;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3.B策略的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9000万元÷10万m2=900元/m2。
B策略的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150000m2+100000m2=1.5。
4.项目所用资金的权益资金本钱=0.4÷16+6%=8.5%。
5.除股利增长模型法外,普通股资金本钱的计算还可使用的办法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与税前债务本钱加风险溢价法。